提示:《安徽工程大学学报》投稿需先进行学术不端检测,查重需低于15%。需要按照投稿格式进行撰写,论文可以先进行排版,整理好再进行递交。
《安徽工程大学学报》是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由安徽省教育厅主管,安徽工程大学主办的学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立足安徽工程大学学科优势,刊登具有创新性、高水平、有重要意义的原始性研究学术论文以及反映学科最新发展状况的信息性稿件。优先发表国家基金项目文章、学术争鸣文章、正高职称和省部级以上项目主持人的独撰成果。不受理工作研究、教学研究、观点综述及艺术技能技法探讨类稿件。
《安徽工程大学学报》每年6期,栏目包括生物与食品科学、化学与材料科学、经济与管理科学、数理科学、机械与汽车工程、自动化与信息工程、纺织与服装工程;为保证刊物质量,并使本刊与相关检索机构要求接轨,根据国家标准,结合本刊实际制定本简则,请投稿者遵照执行。
一、投稿须知
1.作者向本刊投稿前,请务必认真阅读本刊网站中的投稿要求和论文模板。稿件通过电子采编系统进行投稿,按所述步骤在线投稿。
2.来稿请采用:论文题目—作者—单位、邮政编码—摘要—关键词—中图分类号—文献识别码—正文—结论—参考文献—英文题目、作者名、单位名、摘要、关键词的基本格式撰写。具体要求详见本刊网站“稿件格式”中的有关规定。不符合投稿要求及格式的稿件不处理。
3.论文题目和各级标题应简洁、准确,20个字以内为宜;避免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缩略词及代号;不用“试论”“浅谈”等表谦词语;论文英文题目须与中文题目含义一致。
4.稿件摘要一般为200~300字,用第3人称对全文内容进行准确概括,主要包括研究目的、方法、成果、结论等。禁用 “本文”“笔者”等字样;不谈背景信息、常识性内容,不对论文的内容作评价;不使用修饰词,不出现图表、公式、标题层次序号、非公知公用符号。详见“论文摘要写作要求及注意事项”。
5.关键词每篇文章可选用3~5个能反映文章主题概念的词、词组或术语。
6.稿件篇幅一般5000字左右,正文须观点鲜明新颖、材料充实可靠、论证严密科学;引用他人的成果,须注明出处;引证不能用来构成本人论文的主要或实质部分;层次一般采用一、(一)⒈ (1)1)的层次顺序。
7.图、表请按本刊网站“投稿要求”中有关图、表要求规定制作。图表必须清晰、规范。表的内容切忌与图、文内容重复。
8.正文(包括图、表)中的物理量和计量单位必须符合国家标准与国际标准。
9.结论要明确写出论文研究得出的主要规律、结果(成果)、新见解和科学结论,以便读者从文中获得论文的创新观点和创新研究成果;应鲜明、准确、科学、条理清晰。
10.参考文献须选用公开发表的文献,不得引用内部资料、待发文献。须按正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列于文后,并在文中相应位置加注序号,其著录格式详见本刊网站“参考文献著录格式”。
二、投稿约定
1.本刊注重学术品位、质量水准,采用编辑部三审与校内外专家匿名评审相结合的审稿制度。愿和广大作者及各界人士一道维护学术公正,抵制各种功利性关系对编辑工作的干预与影响。请作者严格遵守国家有关保密规定,不得泄露国家机密,稿件刊出后文责自负。
2.凡采用的稿件3个月内通知作者,期间未收到通知者,可自行处理。请勿一稿多投。本刊对决定采用的稿件有权进行修改、删节。论文发表后,版权即属于编辑部所有(包括上网的版权)。
3.投稿需交纳审稿费用,稿件一经录用需交纳版面费用。来稿一经刊出,即寄付稿酬及样刊。
4.本刊已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和《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以及《万方数据库》全文数据库,凡不同意将文章纳入上述数据库者,请在来稿中声明,本刊将另作处理。
5.凡向本刊投稿者,均视作接受上述各项约定,本刊不再特别说明。
《安徽工程大学学报》投稿要求
稿件通过电子采编系统进行投稿,按所述步骤在线投稿。请您在向本刊投出稿件前,对照本要求修订文稿。
1. 论文题目:
论文题目和各级标题一般不超过20个字,特殊情况可添加副标题。避免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缩略词、代号;禁用“试论”“浅谈”等表谦词语。
2. 作者简介:
作者真实姓名,作者单位全称(包括院系)、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邮编;如有多名作者,在每一作者姓名右上角依次标出与作者单位相对应的序号;提供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的姓名、性别、出生年月、籍贯、学历、职称、联系电话及E-mail,并于篇首页地脚处注明。
3. 基金项目:
稿件如系某科研基金资助项目,应于篇首页地脚处注明基金项目标准名称,并在括号内注明其项目编号。
4. 中文摘要:
一般为200~300字,包括研究目的、方法、成果、结论等。禁用“本文”“笔者”等主语;不谈背景信息、常识性内容,不对论文的内容作评价;不使用修饰词,不出现图表、公式、标题层次序号、非公知公用符号。详见“论文摘要写作要求及注意事项”。
5. 英文摘要:
此项置于文末,包括英文题目、作者名(汉语拼音,姓在前、名在后)、作者单位全称、英文摘要和关键词。英文摘要应与中文摘要相对应。
6. 关键词:
每篇稿件可选3~5个能反映稿件主题概念的词、词组或术语。英文关键词应与中文关键词相对应。
7. 正 文:
正文须观点鲜明新颖、材料充实可靠、论证严密科学,语言通顺、文字精炼,切忌空谈、抄袭。稿件篇幅一般5000字左右。
8.文中正体、斜体、黑体字符的用法:
斜体:变量名称用斜体单字母表示,下标若是由变量转化来的则用斜体。
正体:下标由文字转化来的说明性字符用正体;单位、词头用正体,如nm、 mm等;几个特殊常量用正体,如e,i,π等。
黑体:矩阵、矢量名称用黑体表示。
9.图 表:
图表中所有线条、文字必须用黑色绘制;用线形或标识符区分;不得有背景。
图表中线条须清晰,均匀。
图中坐标线粗0.5磅,曲线宽度为坐标线粗的1.5榜。
图中刻度线间隔均匀。
10. 结 论:
结论要明确写出论文研究得出的主要规律、结果(成果)、新见解和科学结论,应鲜明、准确、科学、条理清晰;以便读者从文中获得论文的创新观点和创新研究成果。
11.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须选用公开发表的文献,不得引用内部资料、待发文献。须按正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列于文后,并在文中相应位置加注序号,作者最多标3名,余下用“等”代表。其著录格式如下:
期 刊:主要作者.论文题目[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专 著:主要作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译 著:主要作者.书名[M].译者.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论文集:主要作者.论文题目[C]//编者.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学位论文:作者.论文题目[D].所在城市:保存单位,年份.
报 告:主要作者.题名,报告代码及编号[R].地名:责任单位,年份.
古 籍:作者.篇名,书名[M].版本. 公元年历(出版朝代年号):起止页码.
报 纸:作者名.文章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电子文献:作者.文章名[EB/OL].(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